1.
2022年11月,卡塔尔世界杯以75亿美元赞助收入刷新历史纪录,中国企业豪掷13.95亿美元成最大金主!这场“沙漠商战”背后,顶级品牌如何押注全球流量密码?
2. 背景|砸钱世界杯,国际足联赚疯了
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发布会上宣布,卡塔尔世界杯周期内总收入达75亿美元,比上一届俄罗斯世界杯多赚超10亿!这一成绩得益于7个顶级合作伙伴(如万达、可口可乐)、7个官方赞助商(如海信、vivo)及5大区域赞助商的全线售罄。最后关头,美国YouTube、拉斯维加斯旅游局和阿联酋卫生企业火线签约,连开幕式广告牌都差点“塞不下”。
中国企业更是“杀疯了”——总赞助额达13.9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00亿),远超美国的11亿美元。万达、海信、蒙牛、vivo等6家中企霸屏赛场,连吉祥物“拉伊卜”的毛绒玩具都产自义乌。网友戏称:“除了国足没去,中国能去的全去了!”
3. 赛况|广告牌上的“暗战”
· 中国军团“撒钱战术”
万达以8.5亿美元拿下15年长约,承包到2030年所有世界杯;vivo豪掷4.5亿美元成为唯一手机赞助商;蒙牛6000万美元签下梅西、姆巴佩,还把“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”的怀旧广告刷遍社交平台。海信更猛,直接在场边竖起“中国第一,世界第二”的标语,引发全球热搜。
· 百威的“啤酒泡沫危机”
卡塔尔临时禁酒令让百威措手不及——7500万美元赞助费打水漂,气得要求国际足联退款4720万美元!“连啤酒摊都被拆了,赞助商权益谁来保障?”《卫报》披露多家品牌已对FIFA提出抗议。
4. 关键点|顶级品牌的“算盘”
· 中国品牌:不赚快钱,赚认知
“赞助不是经济账,而是品牌出海的火箭票。”海信品牌副总庞静直言。数据显示,2016年赞助欧洲杯后,海信海外收入从196亿飙升至725亿,全球知名度翻倍。蒙牛则用怀旧包装和地铁广告“攻心”,让70后到00后集体破防。
· 长期主义VS短期曝光
万达的15年长约被称作“最冒险赌注”,但万达酒店推出世界杯主题房、观赛套餐,把线下流量变成真金白银。反观BOSS直聘,靠“魔性广告”刷存在感,网友吐槽:“看完球赛只想屏蔽它!”
· 地缘政治的隐形博弈
美国企业赞助额占比15.7%,中东区域赞助商却被阿联酋企业包揽。牛津大学专家Paul Temporal分析:“世界杯已成国家形象战场,中国品牌是在给全球讲新故事。”
5. 影响|谁赢了?谁哭了?
· FIFA成最大赢家
75亿美元中,赞助收入占比超60%。因凡蒂诺更放话:“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要赚100亿!”不过目前仅万达、可口可乐等3家续约,FIFA得先解决“百威索赔”这类信任危机。
· 中企海外战绩亮眼
vivo借世界杯拿下东南亚市场份额前三;雅迪电动车在拉美销量暴涨200%。上海财大教授高维和提醒:“别光砸钱,要学海信用技术绑定赛事——他们研发的8K直播电视,直接成了球场标配。”
· 小品牌“蹭热度”翻车
某国内食品品牌花重金赞助球队却无人问津,网友调侃:“球队输了,广告牌比产品还火。”专家陈雳警告:“盲目出海不如先练好产品内功。”
6. 结论|未来商战启示录
卡塔尔世界杯证明:顶级体育IP仍是品牌全球化最快通道,但玩法正在剧变——
1. 内容深度>logo露出:海信用微综艺《HI足球少年》培养年轻粉丝,比单纯打广告更长效;
2. 权益保障是底线:FIFA需建立赞助商风险补偿机制,避免“百威式悲剧”;
3. 技术赋能新战场:2026年世界杯将启用VR直播,品牌要提前卡位“元宇宙观赛”。
正如中欧商学院《全球品牌战略白皮书》所言:“在不确定性时代,世界杯这样的确定性流量,永远是品牌最贵但最值的保单。”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